top of page

In the Media
​傳媒報道

2023年9月21日

「2023健康同行夥伴大獎」頒獎典禮,33位傑出得獎者揭曉

由經濟通(ET Net)連續四年舉辦之「2023健康同行夥伴大獎」頒獎典禮於今天舉行,今年以「慧雅健康 富創人生」為主題,是次頒獎典禮共頒發33個獎項,匯集多個來自不同健康相關領域的參賽單位,主辦方將獎項分為10個類別,包括:美容及健美、數位健康及科技、健康及個人護理用品、健康食品及保健品、健康保障及策劃、醫院服務、行銷活動、醫療及專業服務、可持續企業社會責任以及身心靈健康及療程領域。

「2023健康同行夥伴大獎」頒獎典禮,33位傑出得獎者揭曉

2023年8月10日

眼科科學家 助見更共融社區

醫學界科學家為何要走進社區?今期大家可以看到,眼科科學家、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助理教授陳佑祺博士(Joseph)如何從點線面出發,在社區實踐研究成果。陳博士希望透過科技提高普羅大眾對預防眼疾的意識,同時為視障人士建構更共融的社區。

眼科科學家 助見更共融社區

2023年7月6日

奧比斯聯同港大首推青光眼社區篩查 三千公屋住戶受惠

以為高齡才會患上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的退化性視神經病變,眼壓高、家族遺傳、高度近視或遠視等都是高危一族,惟大眾對青光眼警覺性低,定期驗眼的人口並不多。奧比斯聯同香港大學眼科學系首推「視」不宜遲 — 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為逾3,000名隨機選擇、年滿50歲的公屋住戶提供免費全面眼科檢查,及早揪出「視力小偷」。

奧比斯聯同港大首推青光眼社區篩查   三千公屋住戶受惠

2023年7月4日

醫健:成視在人:免費篩查服務 及早治療青光眼

青光眼是本港頭號致盲眼疾,為了讓更多人關注青光眼風險,奧比斯早前聯同港大眼科學系推出「視」不宜遲——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以南區、觀塘及大埔區為試點,已陸續發出邀請信,邀請50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公屋住戶接受免費眼科檢查服務。

醫健:成視在人:免費篩查服務 及早治療青光眼

2023年6月28日

治療白內障、青光眼的新研究

身體最誠實 丨白內障手術點解要「熟」咗先做得? 丨白內障 丨梁啟信 丨李佳芯丨莫樹錦 丨醫療

治療白內障、青光眼的新研究

2023年6月13日

【青光眼篩查】港大與奧比斯免費為3000名公屋住戶驗眼 首階段3區50歲以上人士受惠 即查資格、時間地點

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轉失明的首要原因,唯港人對其認知度極低,港大更有最新研究指逾70%早期青光眼患者的黃斑點區有神經損傷。有見及此,香港大學醫學院眼科學系聯同奧比斯推出「視」不宜遲——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為年滿50歲的香港永久居民公屋住戶提供免費全面眼科檢查服務,計劃應用了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眼科學系青光眼研究團隊帶領開發用於青光眼診斷的技術,有助及早發現及治療青光眼。第一階段將於2023年6月開始。即查資格、時間、地點等詳情。

【青光眼篩查】港大與奧比斯免費為3000名公屋住戶驗眼 首階段3區50歲以上人士受惠 即查資格、時間地點

2023年5月31日

醫療健康|奧比斯x港大AI新技術篩查青光眼計劃!6月起為公屋戶免費驗眼|附詳情

【醫療健康】香港公立醫院眼科專科輪候時間極長,奧比斯 x 港大眼科學系新公布推出「AI新技術篩查青光眼計劃」6月起免費為合資格的50歲公屋戶作眼科檢查,即睇參加資格及名額!

醫療健康|奧比斯x港大AI新技術篩查青光眼計劃!6月起為公屋戶免費驗眼|附詳情

2023年5月31日

青光眼檢查|港大x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計劃免費驗眼|附資格、時間表等詳情

青光眼是全球不可逆轉失明的首要原因。港大醫學院新研究顯示,逾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有黃斑點受損。越早發現青光眼,治療效果越好。然而青光眼初期明顯徵狀,患者一般難以察覺。因此,青光眼篩查十分重要。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聯合奧比斯推出「視」不宜遲——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為逾3,000名隨機選擇年滿50歲的香港永久居民公屋住戶提供免費全面眼科檢查服務。

青光眼檢查|港大x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計劃免費驗眼|附資格、時間表等詳情

2023年5月31日

【眼睛檢查】港大眼科免費為50歲公屋居民做青光眼篩查 大埔、觀塘、南區先受惠

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將聯同奧比斯,下月起為本港3,000名年滿50歲的公屋居民作免費篩查。借助人工智能,可準確觀察視網膜的神經纖維情況,包括黃斑區有否受損等,準確度可提升3成。

【眼睛檢查】港大眼科免費為50歲公屋居民做青光眼篩查 大埔、觀塘、南區先受惠

2023年5月31日

港大免費為公屋住戶做青光眼篩查!可轉介至公院跟進治療!明年起擴展至多區居民!

港大醫學院與關注眼睛健康的慈善團體奧比斯合作推出青光眼篩查計劃,首階段將邀請南區、觀塘及大埔區公屋住戶在香港大學眼科中心,觀塘地區康健站,及大埔地區康健站作青光眼篩查。需要進一步治療的患者可獲轉介,到公立或私家眼科門診跟進治療。

港大免費為公屋住戶做青光眼篩查!可轉介至公院跟進治療!明年起擴展至多區居民!

2023年5月30日

香港大學眼科學系剛剛宣布,將會聯同奧比斯,推出「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第一階段將於2023年6月開始,免費為合資格公屋住戶做青光眼篩查。

根據香港大學眼科學系的研究發現,72%早期青光眼患者的眼睛,在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區域(即負責中央視力的區域)有軸突纖維損失(即神經退化),即青光眼在早期階段只會損害側視力,而不會影響中央視力,如果能及早發現及積極治療,可減低失去中央視力的風險。

香港大學眼科學系剛剛宣布,將會聯同奧比斯,推出「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第一階段將於2023年6月開始,免費為合資格公屋住戶做青光眼篩查。

2023年5月30日

3,000 housing tenants in line for free glaucoma tests

About 3,000 public housing tenants aged 50 or above are invited to join a glaucoma screening test scheme b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Orbis.

3,000 housing tenants in line for free glaucoma tests

2023年5月30日

3000公屋戶可免費全面驗眼

【明報專訊】延誤治療青光眼或引致失明。為研究本港青光眼患病率及危險因素等,奧比斯聯同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推出青光眼篩查計劃,隨機選出逾3000名50歲或以上公屋住戶,提供免費全面眼科檢查服務。是次計劃會採用港大眼科學系最新研發的「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ROTA)技術,可提高早期青光眼的診斷敏感度30%。

3000公屋戶可免費全面驗眼

2023年5月30日

治療早期青光眼 港大下月推免費社區篩查

【本報訊】青光眼是常見的致盲眼疾。香港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逾70%早期青光眼患者,其眼睛負責中央視力的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區域,出現有軸突纖維損失,即神經退化。團體指,醫學界過往普遍認為,青光眼早期只損害側視力,是次研究結果顛覆傳統認知,建議有青光眼和黃斑點受損的患者,尤其是年屆50歲的高危群組,需定期進行檢測。

治療早期青光眼 港大下月推免費社區篩查

2023年5月30日

準確度升3成 港大活用AI觀察視網膜 助揪出青光眼

青光眼是全球常見的致盲成因,及早介入有助控制病情,惟以往技術易有誤診或漏診。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開創「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ROTA)」,借助人工智能,可準確觀察視網膜的神經纖維情況,包括黃斑區有否受損等,準確度可提升3成。團隊將聯同奧比斯,下月起為本港3,000名年滿50歲的公屋居民作免費篩查。

準確度升3成 港大活用AI觀察視網膜 助揪出青光眼

2023年5月30日

港大開創用AI觀察視網膜!助揪出青光眼,準確度升3成!免費為3千名逾50歲公屋居民驗眼

青光眼是全球常見的致盲成因,及早介入有助控制病情,惟以往技術易有誤診或漏診。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開創「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ROTA)」,借助人工智能,可準確觀察視網膜的神經纖維情況,包括黃斑區有否受損等,準確度可提升3成。團隊將聯同奧比斯,下月起為本港3,000名年滿50歲的公屋居民作免費篩查。

港大開創用AI觀察視網膜!助揪出青光眼,準確度升3成!免費為3千名逾50歲公屋居民驗眼

2023年5月29日

港大調查: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黃斑點受損 將為3000名公屋居民提供免費檢查

港大醫學院今日(29日)公布最新研究結果,72%早期青光眼患者有黃斑點受損,即眼睛在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區域有神經退化。調查人員指,今次研究結果突破傳統認知,因為早前醫學界普遍認為青光眼在早期階段只會損害側視力,而不會影響中央視力。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及《眼科學》。

港大調查: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黃斑點受損 將為3000名公屋居民提供免費檢查

2023年5月29日

早期青光眼患者中央視力現神經退化 港大下月起推免費社區篩查

青光眼是常見的致盲眼疾,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逾70%早期青光眼患者,其眼睛負責中央視力的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區域,出現有軸突纖維損失,即神經退化。團體指,醫學界過往普遍認為,青光眼早期只損害側視力,是次研究顛覆傳統認知,建議有青光眼和黃斑點受損的患者,尤其是年屆50歲的高危群組,需定期進行檢測。

早期青光眼患者中央視力現神經退化 港大下月起推免費社區篩查

2023年5月29日

港大奧比斯推免費青光眼篩查 6 月起抽出 3 區逾 3,000 公屋戶受惠

青光眼是引致失明的其中一個主因,惟本港一直未有相關篩查計劃。奧比斯與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今日(29 日)公布,將於 6 月起,為 3,000 名年滿 50 歲,居於南區、觀塘及大埔的香港永久居民公屋戶,提供免費眼科檢查。此項計劃亦會採用眼科學系研發的新技術 ROTA,與傳統檢查相比,可以提高早期青光眼的診斷敏感度 30%。

港大奧比斯推免費青光眼篩查 6 月起抽出 3 區逾 3,000 公屋戶受惠

2023年5月29日

港大與奧比斯運用ROTA創新技術 助早期發現有效檢測青光眼

青光眼是不可逆轉失明的主要原因。奥比斯及香港大學眼科學系合作,開展「青光眼人工智能ROTA篩查計劃」,首階段會隨機邀請3,000名50歲以上,住在南區、觀塘和大埔的公屋住戶參與,收到邀請信的合資格住戶可憑信件和住址證明網上預約,到港大眼科中心、觀塘及大埔地區康健站免費做眼科檢查。

港大與奧比斯運用ROTA創新技術 助早期發現有效檢測青光眼

2023年5月29日

港大醫學院與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 為逾三千合資格市民免費檢驗

香港大學醫學院將聯合奧比斯,下月推出青光眼篩查計劃,為逾三千名合資格市民,提供免費檢驗。

港大醫學院與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 為逾三千合資格市民免費檢驗

2023年5月29日

港大與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首階段三區50歲以上公屋住戶受惠

為及時檢測具有青光眼和黃斑點受損的患者,港大醫學院聯同奧比斯推出青光眼篩查計劃,首階段會設3,000個名額,抽出南區、觀塘及大埔區公屋戶,50歲以上的住戶可憑邀請信和住址證明到網上預約,服務包括視力檢查、眼壓測試、光學斷層掃描等。

港大與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首階段三區50歲以上公屋住戶受惠

2023年5月29日

港大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3000公屋戶免費檢查

【點新聞報道】香港大學眼科學系和慈善團體奧比斯今日(29日)宣布開展青光眼篩查計劃合作,首階段會隨機邀請3000名50歲以上,住在南區、觀塘和大埔的公屋住戶參與。

港大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3000公屋戶免費檢查

2023年5月29日

港大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香港新聞網5月29日電 香港大學眼科學系和慈善團體奧比斯29日宣布,開展青光眼篩查計劃合作,首階段會隨機邀請3000名50歲以上,住在南區、觀塘和大埔的公屋住戶參與。

港大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2023年5月29日

港大:早期青光眼現神經退化 下月起推免費篩查

港大一項研究發現,超過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的眼睛,在負責中央視力的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區域,出現神經退化。顛覆過去醫學界普遍認為,青光眼早期只會損害側視力的認知。

港大:早期青光眼現神經退化 下月起推免費篩查

2023年5月29日

Hi-tech eye tests to be introduced in Hong Kong to spot disease that can cause blindness earlier

- ROTA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Hong Kong University, is faster and better able to diagnose glaucoma in its early stages
- Scientists predict ROTA will improve 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 of hard to spot condition by 30 per cent

Hi-tech eye tests to be introduced in Hong Kong to spot disease that can cause blindness earlier

2023年5月29日

港大研究指初期青光眼黃斑點會受損 與奧比斯推篩查為3000公屋居民免費驗眼

【橙訊】港大醫學院的研究發現,青光眼跟黃斑點受損有一定程度的關係,超過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有黃斑點受損及病變,結果突破過去普遍認為青光眼在早期階段只會損害側視力,有關結果已經在國際學術期刊中公布。另外,港大與奧比斯將在下月起,在三區共抽3000名、50歲或以上的公屋居民作免費全面眼科檢查服務,協助及早發現有無任何眼疾問題。

港大研究指初期青光眼黃斑點會受損 與奧比斯推篩查為3000公屋居民免費驗眼

2023年5月29日

研究指早期青光眼亦有中央視力退化 港大將展開篩查

港大一項研究發現,超過7成早期青光眼患者的眼睛,在負責中央視力的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區域,有神經退化,顛覆過去醫學界普遍認為,青光眼早期只會損害側視力的認知。

研究指早期青光眼亦有中央視力退化 港大將展開篩查

2023年5月29日

港大調查: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黃斑點受損 將為3000名公屋居民提供免費檢查

港大醫學院今日(29日)公布最新研究結果,72%早期青光眼患者有黃斑點受損,即眼睛在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區域有神經退化。調查人員指,今次研究結果突破傳統認知,因為早前醫學界普遍認為青光眼在早期階段只會損害側視力,而不會影響中央視力。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及《眼科學》。

港大調查: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黃斑點受損 將為3000名公屋居民提供免費檢查

2023年5月29日

港大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3000公屋戶免費檢查

港大眼科學系和奧比斯合作,開展青光眼篩查計劃。首階段會隨機邀請3000名50歲以上,住在南區、觀塘和大埔的公屋住戶參與,收到邀請信的合資格住戶可憑信件和住址證明網上預約,到港大眼科中心、觀塘及大埔地區康健站做眼科檢查,包括視力檢查、眼壓測試、光學斷層掃描影像檢查等,每戶名額2個,如有需要,將會轉介患者到公立或私家眼科門診跟進治療。

港大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3000公屋戶免費檢查

2023年5月29日

HKU to launch free glaucoma screening program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Orbis, a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today (May 29) announced the launch of a glaucoma screening program. 3,000 public housing tenants aged 50 or above living in Southern District, Kwun Tong and Tai Po will be randomly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first phase.

HKU to launch free glaucoma screening program

2023年5月29日

調查: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黃斑點受損 將為3000名公屋戶免費檢查

港大醫學院5月29日公布最新研究結果,72%早期青光眼患者有黃斑點受損,即眼睛在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區域有神經退化。調查人員指,今次研究結果突破傳統認知,因為早前醫學界普遍認為青光眼在早期階段只會損害側視力,而不會影響中央視力。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及《眼科學》。

調查: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黃斑點受損 將為3000名公屋戶免費檢查

2023年5月29日

港大:早期青光眼逾七成黃斑點受損 下月與奧比斯合作 抽選公屋戶免費篩查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超過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有黃斑點受損,下月起會與奧比斯合作提供為期一年免費人工智能篩查。

港大:早期青光眼逾七成黃斑點受損 下月與奧比斯合作 抽選公屋戶免費篩查

2023年5月29日

港大醫學院與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為逾三千合資格市民免費檢驗

香港大學醫學院將聯合奧比斯,下月推出青光眼篩查計劃,為逾三千名合資格市民,提供免費檢驗。

港大醫學院與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為逾三千合資格市民免費檢驗

2023年5月29日

港大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3000公屋戶免費檢查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大學眼科學系和慈善團體奧比斯今日(29日)宣布開展青光眼篩查計劃合作,首階段會隨機邀請3000名50歲以上,住在南區、觀塘和大埔的公屋住戶參與。

港大推青光眼篩查計劃 3000公屋戶免費檢查

2023年5月29日

港大醫學院與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 為逾三千合資格市民免費檢驗

香港大學醫學院將聯合奧比斯,下月推出青光眼篩查計劃,為逾三千名合資格市民,提供免費檢驗。

港大醫學院與奧比斯推青光眼篩查 為逾三千合資格市民免費檢驗

2023年5月29日

Some public flat tenants to be offered glaucoma test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 NGO Orbis said on Monday that they would be carrying out Hong Kong's first large-scale eye screening project for glaucoma.

Some public flat tenants to be offered glaucoma tests

2023年5月29日

奧比斯夥港大展開青光眼篩查計劃 合資格公屋戶可免費視力檢查

港大眼科學系和奧比斯合作,開展「青光眼人工智能 ROTA 篩查計劃」。首階段會隨機邀請3000名50歲以上,住在南區、觀塘和大埔的公屋住戶參與,收到邀請信的合資格住戶可憑信件和住址證明網上預約,到港大眼科中心、觀塘及大埔地區康健站做眼科檢查。計劃將於明年展開第二階段.為全港居民提供額外名額。

奧比斯夥港大展開青光眼篩查計劃 合資格公屋戶可免費視力檢查

2023年5月29日

港大研究指初期青光眼黃斑點會受損 與奧比斯推篩查為3000公屋居民免費驗眼

【橙訊】港大醫學院的研究發現,青光眼跟黃斑點受損有一定程度的關係,超過七成早期青光眼患者有黃斑點受損及病變,結果突破過去普遍認為青光眼在早期階段只會損害側視力,有關結果已經在國際學術期刊中公布。另外,港大與奧比斯將在下月起,在三區共抽3000名、50歲或以上的公屋居民作免費全面眼科檢查服務,協助及早發現有無任何眼疾問題。

港大研究指初期青光眼黃斑點會受損 與奧比斯推篩查為3000公屋居民免費驗眼

2023年5月29日

港大開展青光眼篩查 合資格公屋戶免費做視力檢查

據商業電台報道,港大眼科學系和奧比斯合作,開展青光眼篩查計劃。首階段會隨機邀請3000名50歲以上,住在南區、觀塘和大埔的公屋住戶參與,收到邀請信的合資格住戶可憑信件和住址證明網上預約,到港大眼科中心、觀塘及大埔地區康健站做眼科檢查,包括視力檢查、眼壓測試、光學斷層掃描影像檢查等,每戶名額2個,如有需要,將會轉介患者到公立或私家眼科門診跟進治療。

港大開展青光眼篩查 合資格公屋戶免費做視力檢查

2023年5月29日

3000公屋戶可免費全面驗眼

【明報專訊】延誤治療青光眼或引致失明。為研究本港青光眼患病率及危險因素等,奧比斯聯同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推出青光眼篩查計劃,隨機選出逾3000名50歲或以上公屋住戶,提供免費全面眼科檢查服務。是次計劃會採用港大眼科學系最新研發的「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ROTA)技術,可提高早期青光眼的診斷敏感度30%。

3000公屋戶可免費全面驗眼

2023年5月27日

NMN和NR對眼睛有好處嗎?

近年來,煙酰胺單核苷酸(NMN)和煙酰胺核苷(NR)因其潛在對健康的益處而受到全球關注。作為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前體,它們與對抗衰老與維持細胞健康相關。

NMN和NR對眼睛有好處嗎?

2023年5月20日

給小孩的手指尖插損眼睛,會有手尾嗎?

阿美是一位新手媽媽。有一天,八個月大的兒子不小心以尖銳的指甲刮傷她的右眼,導致右眼流淚和不適一整天。阿美沒有求醫,及後發現早上醒來常感右眼不適和流淚,但症狀到中午會消退。 一天清晨,阿美被右眼劇痛驚醒,睜不開眼睛。她去看眼科醫生,被告知右眼患有復發性角膜糜爛。鑑於症狀反覆,她在局部麻醉下接受鑽石打磨角膜表皮術,隨後戴上隱形眼鏡數天,及連續數月在睡前使用潤滑藥膏。術後六個月,阿美的症狀再沒復發。

給小孩的手指尖插損眼睛,會有手尾嗎?

2023年5月13日

過敏性結膜炎會導致失明嗎?

過敏性眼病是本港兒童常見的眼疾,過往研究顯示,約 30% 本港12 歲以下兒童會出現這種情況。在西方,接觸室外過敏原(例如花粉)是導致過敏的主要原因,而本港大部分兒童則主要對室內過敏原(包括灰塵和屋塵蟎)產生反應。患者通常出現急性眼部症狀,例如發癢、流淚、眼部刺激和不適。

過敏性結膜炎會導致失明嗎?

2023年5月6日

青光眼微創手術比傳統手術優勝嗎?

青光眼被稱為「視力小偷」,如眼壓持續過高,病人有可能逐漸失明,因此良好的眼壓控制至關重要。一般控制眼壓的方法包括藥物、激光及手術。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認為藥物是控制眼壓的第一線方法,但長期使用青光眼藥物無可避免會引致眼乾、眼紅等副作用,也有機會減低青光眼手術的成功率。因此,醫學界目前的傾向是有需要的話,會建議病人盡早接受青光眼手術。

青光眼微創手術比傳統手術優勝嗎?

2023年4月22日

重磅发布!TFOS最新国际眼科专家共识发表,六位中国专家参与撰写

近日,国际泪膜及眼表协会(TFOS)在《The Ocular Surface》发表了《生活方式和眼表疾病(A Lifestyle Epidemic: Ocular Surface Disease)》全球专家共识。

重磅发布!TFOS最新国际眼科专家共识发表,六位中国专家参与撰写

2023年4月21日

「視力殺手」黃斑病:你了解多少?

黃斑是視網膜的重要部分,負責中央視力。老年黃斑病變、糖尿病黃斑水腫和黃斑裂孔是最常見的黃斑疾病,可對患者視力和生活質素構成嚴重影響。

「視力殺手」黃斑病:你了解多少?

2023年4月7日

「媽咪,我隻眼好痕啊!」- 兒童眼睛敏感

Nathan 是個健康活潑的七歲小男孩,喜歡運動和閱讀。近來媽媽發現他經常捽眼,又在學校打瞌睡,累得連足球也不踢了。經過詳細眼科檢查,醫生證實 Nathan 患上眼睛敏感。在乖乖地完成一個抗敏藥物療程後,Nathan 眼睛敏感的症狀消失,生活回復正常。

「媽咪,我隻眼好痕啊!」- 兒童眼睛敏感

2023年3月31日

視網膜脫落知多少?

眼睛好像一部攝影機,前面有「鏡頭」——即晶體,後面有「菲林」視網膜,有如一幅牆紙貼在牆上。視網膜前面有玻璃體,是一個啫喱狀組織。玻璃體會隨着年紀增長而退化、液化和收縮,有時候會拉扯着視網膜,甚至導致視網膜破裂。液化了的玻璃體會沿着裂口,進入視網膜後面與眼壁紙之間的位置,導致視網膜脫落,就如牆紙剝落一樣,這就是最常見的裂孔性視網膜脫落。有視網膜脫落家族史或深近視人士,患上此症的風險會較正常人高。

視網膜脫落知多少?

2023年2月13日

青光眼檢查|港大中大合作研發ROTA技術 可診斷早期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

青光眼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一種導致不能逆轉失明的最重要成因。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的研究團隊,聯同中大醫學院與本地及國際合作夥伴,合作研發出一項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的新技術「ROTA」,可以透過高解像度觀察視神經的光學紋理和軌跡,及早發現青光眼,而與目前使用的臨床標準檢測方法相比,靈敏度有所提高。

青光眼檢查|港大中大合作研發ROTA技術 可診斷早期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

2022年12月1日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A new paradigm for the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glaucoma.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2022年9月29日

New ROTA imaging technique improves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an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have jointly developed an advanced imaging technique for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ROTA) that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of early optic nerve damage in glaucoma.

New ROTA imaging technique improves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2022年9月18日

港大中大合作研发诊断早期青光眼技术 灵敏度大幅提高

【大纪元2022年09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马小叶香港报导)青光眼是常见的眼部疾病,可以导致失明,但目前检测早期青光眼的技术仍不完善。港大、中大研发一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纹理分析的新技术(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ROTA),可以诊断出早期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灵敏度较目前临床标准提高了15.0%至28.4%。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港大中大合作研发诊断早期青光眼技术 灵敏度大幅提高

2022年9月13日

新技術診斷早期青光眼

青光眼是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與視網膜神經纖維損傷有關。青光眼通常影響雙眼,如不加以治療,青光眼會令周邊視力逐步喪失,最壞情況可令人永久失明。

新技術診斷早期青光眼

2022年9月12日

Study focuses on technology to unveil optical texture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axonal fiber bundles on retina

A research team led by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LKS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Med), with collaborators from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 Medicine) and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 have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ROTA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to unveil the optical texture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axonal fiber bundles on the retina.

Study focuses on technology to unveil optical texture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axonal fiber bundles on retina

2022年9月12日

港大中大聯合研發 青光眼診斷新技術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的研究團隊,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中大醫學院)與本地及國際合作夥伴,合作研發出一項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的新技術(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ROTA),可以透過高解像度觀察視神經的光學紋理和軌跡,及早發現青光眼。ROTA在檢測早期青光眼的視神經損傷方面優勝於目前使用的臨床標準,靈敏度提高了15.0% 至 28.4%。是次研究已在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

港大中大聯合研發  青光眼診斷新技術

2022年9月9日

A new technology ROTA can advance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and optic neuropathies

Hong Kong: A research team led by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Med), have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ROTA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to unveil the optical texture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axonal fibre bundles on the retina.

A new technology ROTA can advance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and optic neuropathies

2022年9月9日

港大中大合作研發新技術 診斷早期青光眼 靈敏度最高提升近三成

青光眼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更是導致不可逆轉失明的主要原因。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研究團隊,聯同中大醫學院與本地及國際合作夥伴,研發出一項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的新技術(ROTA),可以透過高解像度觀察視神經的光學紋理和軌跡,及早發現青光眼。ROTA在檢測早期青光眼的視神經損傷方面比起目前使用的臨床標準,靈敏度提高了15.0%至28.4%。

港大中大合作研發新技術 診斷早期青光眼 靈敏度最高提升近三成

2022年9月9日

New technology to visualize axonal fiber bundles on the retina for early diagnosis of optic neuropathies

A research team led by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LKS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Med), with collaborators from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 Medicine) and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 have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ROTA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to unveil the optical texture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axonal fiber bundles on the retina. ROTA outperforms the current clinical standards, attaining 15.0% to 28.4% higher in sensitivity in detecting early optic nerve damage in glaucoma—the leading cause of irreversible blindness. The research has been published in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ew technology to visualize axonal fiber bundles on the retina for early diagnosis of optic neuropathies

2022年9月9日

HKUMed and CU Medicine Develop New MedTech

A research team led by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LKS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Med), alongside partners from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 Medicine) and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 have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ROTA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to unveil the optical texture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axonal fibre bundles on the retina.

HKUMed and CU Medicine Develop New MedTech

2022年9月8日

港大醫學院與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發嶄新ROTA技術可診斷出早期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的研究團隊,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中大醫學院)與本地及國際合作夥伴,合作研發出一項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的新技術(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ROTA),可以透過高解像度觀察視神經的光學紋理和軌跡,及早發現青光眼——即目前導致不可逆轉失明的主要原因。ROTA在檢測早期青光眼的視神經損傷方面優勝於目前使用的臨床標準,靈敏度提高了15.0% 至 28.4%。是次研究已在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1] 發表。

港大醫學院與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發嶄新ROTA技術可診斷出早期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

2022年9月8日

A new technology ROTA developed by HKUMed and CU Medicine can visualise axonal fibre bundles on the retina to advance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and optic neuropathies

A research team led by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LKS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Med), with collaborators from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 Medicine) and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 have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ROTA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to unveil the optical texture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axonal fibre bundles on the retina. ROTA outperforms the current clinical standards, attaining 15.0% to 28.4% higher in sensitivity in detecting early optic nerve damage in glaucoma – the leading cause of irreversible blindness. The research has been published in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1].

A new technology ROTA developed by HKUMed and CU Medicine can visualise axonal fibre bundles on the retina to advance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and optic neuropathies

2022年9月8日

港大中大合作研發 ROTA診斷早期青光眼

青光眼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而且有可能導致不可逆轉的視力損失,也是目前失明的主要原因之。因此及早診斷對於保持視力十分重要。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聯同中大醫學院等合作夥伴,研發出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技術(ROTA),比目前臨床標準檢測方法的靈敏度更高。

港大中大合作研發  ROTA診斷早期青光眼

2022年9月8日

港大醫學院與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發嶄新ROTA技術 可診斷出早期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的研究團隊,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中大醫學院)與本地及國際合作夥伴,合作研發出一項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光學紋理分析的新技術(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ROTA),可以透過高解像度觀察視神經的光學紋理和軌跡,及早發現青光眼——即目前導致不可逆轉失明的主要原因。ROTA在檢測早期青光眼的視神經損傷方面優勝於目前使用的臨床標準,靈敏度提高了15.0%至28.4%。是次研究已在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1] 發表。

港大醫學院與中大醫學院聯合研發嶄新ROTA技術 可診斷出早期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

2022年9月8日

A new technology ROTA developed by HKUMed and CU Medicine can visualise axonal fibre bundles on the retina to advance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and optic neuropathies

A research team led by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LKS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Med), with collaborators from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 Medicine) and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 have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ROTA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to unveil the optical texture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axonal fibre bundles on the retina. ROTA outperforms the current clinical standards, attaining 15.0% to 28.4% higher in sensitivity in detecting early optic nerve damage in glaucoma – the leading cause of irreversible blindness. The research has been published in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1].

A new technology ROTA developed by HKUMed and CU Medicine can visualise axonal fibre bundles on the retina to advance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and optic neuropathies

2022年7月7日

港大眼科中心啟用 伙郭炳江助基層患者診療

由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營運的「香港大學眼科中心」於7月4日正式開幕,成為目前全港唯一設有廣域超高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的眼科中心,並將會成立全港首間虛擬實境眼科診所。該中心還宣布,獲新地前聯席主席郭炳江及家人慈善基金捐助下,將成立一項慈善計劃,為低收入家庭的視障人士提供眼科診療服務。

港大眼科中心啟用 伙郭炳江助基層患者診療

2022年7月6日

港大眼科中心正式运营 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检查及手术

中新社香港7月6日电 (记者 刘辰瑶)记者6日从香港大学眼科中心获悉,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眼科学系营运的“香港大学眼科中心”,已于日前正式运营。

港大眼科中心正式运营 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检查及手术

2022年7月6日

香港大學眼科中心開幕 郭炳江伉儷資助基層治療白內障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眼科學系營運的香港大學眼科中心7月4日(周一)正式開幕,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期望,中心可以成為地區上眼科醫療創新與科技的樞紐,以及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護理的優秀平台。

香港大學眼科中心開幕 郭炳江伉儷資助基層治療白內障

2022年7月6日

港大眼科中心7.4正式開幕 將成立全港首間VR眼科診所

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營運的「香港大學眼科中心」已於7月4日正式開幕,將致力提供優質眼科診斷與治療、提升本港眼科醫療教育水平,並為本港引入全球的眼科診斷與治療科技。

港大眼科中心7.4正式開幕 將成立全港首間VR眼科診所

2022年7月6日

港大眼科中心周一開幕 伙郭炳江助低收入視障人士診療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眼科學系營運的「香港大學眼科中心」剛於周一(4日)正式開幕,並由港大校長張翔、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系主任梁啟信教授及新地(0016)郭炳江伉儷主禮。中心宣佈,獲郭炳江及家人慈善基金捐助下,將成立一項慈善計劃,為低收入家庭的視障人士提供眼科醫療服務。

港大眼科中心周一開幕 伙郭炳江助低收入視障人士診療

2022年7月6日

香港大學眼科中心4日開幕 郭炳江捐助千五人治眼疾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眼科學系營運的「香港大學眼科中心」已於4日開幕,校長張翔、醫學院院長梁卓偉、醫學院眼科學系系主任梁啟信及郭炳江伉儷出席開幕典禮。

香港大學眼科中心4日開幕 郭炳江捐助千五人治眼疾

2022年7月6日

港大眼科中心啟用 惠及逾千視障基層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由香港大學醫學院眼科學系營運的「香港大學眼科中心」於本周一正式開幕並投入運作。該中心獲郭炳江及家人慈善基金捐助,成立「郭炳江伉儷白內障手術服務及研究慈善計劃」,為香港低收入家庭的視障人士提供免費專業眼科檢查及白內障手術,受惠人數分別逾1,000人及500人或以上。

港大眼科中心啟用 惠及逾千視障基層

2022年7月6日

港大眼科中心開幕 為逾1000名低收入家庭視障人士免費檢查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眼科學系營運的「香港大學眼科中心」,已於周二(4日)正式開幕。

港大眼科中心開幕 為逾1000名低收入家庭視障人士免費檢查

2022年7月6日

香港大學眼科中心開幕 為低收入視障人士免費檢查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眼科學系營運的香港大學眼科中心已於7月4日開幕。鑑於本港居民對白內障手術的需求不斷攀升,公立醫院眼科門診及手術輪候時間也愈來愈長,香港大學眼科中心為本港低收入家庭的視障人士提供免費專業眼科檢查(名額逾1000人)及白內障手術(名額500人或以上)。

香港大學眼科中心開幕 為低收入視障人士免費檢查

2022年3月16日

Lecture: How to Interpret OCT Findings in the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Glaucom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the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glaucoma. However, deciding what regions (e.g., optic disc region vs. macula) and what parameters (e.g.,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 thickness vs. ganglion cell inner plexiform layer (GCIPL) thickness vs. neuroretinal rim width) to measure can often be confusing. False positives and false negatives in OCT reports are common. This webinar will walk through examples from different OCT models and elaborat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OCT findings to aid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glaucoma.

Lecture: How to Interpret OCT Findings in the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Glaucoma

2022年3月10日

Uncovering the trajectories of axonal fiber bundles to augment the diagnostic precision to detect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defects in glaucoma

Reliable detection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 defects is challeng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We developed RNFL Optical Texture Analysis (ROTA) to unveil the trajectories of individual axonal fiber bundles and discern RNFL defects in glaucoma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Uncovering the trajectories of axonal fiber bundles to augment the diagnostic precision to detect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defects in glaucoma

2021年4月8日

VR生活場景測視力缺損 (艾斯數碼梁啟信)

科技發展有利推動醫療應用,本地初創艾斯數碼利用虛擬實境(VR)裝置,模擬眼疾患者日常活動,協助醫生測量病人的視力衰退程度,藉此制定更適切的復康方案,有關裝置已獲香港眼科醫院採用。今次請來該公司創辦人梁啟信談談產品設計理念,以及對智慧醫療的展望。

VR生活場景測視力缺損  (艾斯數碼梁啟信)

2021年3月17日

醫療健康科技:虛擬實境提升視力障礙檢測效率

專訪艾斯數碼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眼科學系教授梁啟信

醫療健康科技:虛擬實境提升視力障礙檢測效率

2021年3月17日

Healthtech Innovations: Visual-Impairment Assessment Via VR

Interview with Christopher Kai-shun Leung, CEO of Ace VR Ltd an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LKS Faculty of Medicine, HKU

Healthtech Innovations: Visual-Impairment Assessment Via VR

2021年1月8日

彩光治療、導溫脈動療法 解決「蒸發性乾眼症」

眼睛太乾怎麼辨? 即使頻密滴眼藥水,眼睛仍感到乾澀,但原來乾眼症其中的一個成因是眼睛油脂分泌不足,瞼板腺功能障礙便是其元兇之一!瞼板腺開口在上下睫毛根部附近,主要的功能為分泌淚水中的油脂層,減少淚水蒸發的速度,令眼睛保持濕潤。但當瞼板腺出現發炎或堵塞,油脂層便會減少,影響淚膜的穩定性,引致蒸發性「乾眼症」。此情況較常見於油性皮膚、經常化妝、長期使用隱形眼鏡的人士或患有玫瑰座瘡和免疫系統病的人士。

彩光治療、導溫脈動療法 解決「蒸發性乾眼症」

2020年12月26日

南區眼部篩查揪出2千眼疾患者 專家倡全港推行

眼部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南區眼部篩查揪出2千眼疾患者 專家倡全港推行

2020年12月26日

右眼視野扭曲 退休婦驗出黃斑裂孔

南區眼科檢查計畫推行一年半,社區反應踴躍街坊都指難預約。一名退休女士右眼原有輕微白內障,近月更發現右眼視野扭曲,接受檢查後才得悉眼部黃斑裂孔,醫生即時轉介跟進。她認為計畫非常有用,及早發現其眼疾並轉介接受治療。

右眼視野扭曲 退休婦驗出黃斑裂孔

2020年6月7日

How Susceptible is the Conjunctiva to COVID-19?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ave found that SARS-CoV-2, the cause of COVID-19, replicates in the conjunctiva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that triggered the notorious SARS epidemic (SARS-CoV) that afflicted 26 countries with more than 8,000 cases in 2003.[1] In fact, one of the researchers,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ays SARS-CoV-2 is much more efficient in infecting the human conjunctiva and the upper respiratory airways than SARS, with virus level about 80 to 100 times higher, which might explain its high transmissibility. However, the researchers and a leading corneal special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emphasize that the findings don’t necessarily translate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through the conjunctiva.

How Susceptible is the Conjunctiva to COVID-19?

2020年4月10日

Telemedicine Emerges as a Coronavirus Hero

British Prime Minister Boris Johson remains in the hospital, the global death toll continues to climb, equipment shortages persist . . . and it seems that the coronavirus is not going anywhere.

Telemedicine Emerges as a Coronavirus Hero

2019年12月2日

WITSA「2019年環球資訊及通訊科技卓越成就獎」

四間本地創科公司及學校勇奪兩項大獎
航空、健康管理創新科技揚威國際

WITSA「2019年環球資訊及通訊科技卓越成就獎」

2019年12月2日

兩本港物聯網及VR醫療應用項目 奪國際大賽獎項

本港創科成果再獲國際獎項肯定。機場地勤需要高效率才能應付龐大客運量,有本港初創與中大研發物聯網系統,與機管局合作,提升地勤效率;亦有中大教授將研究成果落地,利用VR(虛擬實景)技術評估病人視力障礙,盼於醫院和安老院使用。兩項目均獲於有資訊科技界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大賽中雙雙獲獎。

兩本港物聯網及VR醫療應用項目 奪國際大賽獎項

2019年11月23日

香港代表團於第十九屆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贏得16個獎項

香港代表團本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在越南下龍舉行的第十九屆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中成績驕人,奪得六個大獎和十個優異獎,得獎數目冠絕15個參賽成員經濟體。

香港代表團於第十九屆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贏得16個獎項

2019年11月23日

Hong Kong team bag 16 awards at 19th APICTA Awards

Hong Kong delegation returned with triumphant results at the 19th Asia Pacific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lliance (APICTA) Awards held in Ha Long, Vietnam. The delegation bagged altogether six Winner and 10 Merit awards at the event lasted from November 19 to 22, winning the highest number of awards among the 15 competing member-economies.

Hong Kong team bag 16 awards at 19th APICTA Awards

2019年10月15日

億元重點項目 南區推廣護眼

眼睛健康人人關注,為普羅大眾提供免費眼科專科服務的機構卻不足,南區區議會將「眼科檢查計劃」設為社區重點項目,為區內居民提供免費眼科檢查。有病人組織認為,推展眼科計劃屬好事,若行之有效可在有效監察下擴大服務及受眾。

億元重點項目 南區推廣護眼

2019年5月27日

跨學科創新 獲內地醫療應用獎

【明報專訊】艾斯數碼有限公司共有3名創辦人。其中,梁啟信是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發展)、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教授。營運總裁陶婉英也在中大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曾經是梁啟信的學生,後來成為同事。

跨學科創新 獲內地醫療應用獎

2019年5月27日

VR遊戲測視力缺陷 平價簡單免延診 情景任務找視野對比立體感問題

【明報專訊】視力問題繁多,除了近視、遠視、散光,還有視野縮窄、對比度和立體感不足等。現時缺乏綜合測試可一次過評估各種視覺能力缺損,加上公立醫院眼科排期時間漫長,私家醫院收費又超過很多人的負擔能力,容易延誤病情。有眼科醫生伙拍機械工程專才,研發出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測試視力方案,可測試多種視力缺失,成本還相當低廉,操作亦簡單,可放到一般診所、眼鏡店、安老院及社區中心等,讓市民初步檢查。

VR遊戲測視力缺陷 平價簡單免延診 情景任務找視野對比立體感問題

2019年5月24日

2019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得獎專訪 (一)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Hong Kong ICT Awards)」是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界每年一度的盛事,今年已經是第十三屆舉辦,所有獎項得主亦已順利誕生。今屆繼續設有八大獎項類別,分別為「數碼娛樂獎」、「金融科技獎」、「資訊科技初創企業獎」、「商業方案獎」、「智慧生活獎」、「智慧出行獎」、「智慧市民獎」及「學生創新獎」。

2019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得獎專訪 (一)

2019年5月19日

南區推驗眼計劃 50歲或以上居民免費驗眼

年紀大出現視線模糊,不少人以為是老花,但其實隨著本港人口老化情況持續,患上青光眼、白內障及黃斑點疾病等常見視力問題的風險上升,及早察覺隱性眼疾,可提高痊癒率。南區區議會與香港大學醫學院合作,開展為期五年驗眼計劃,所有年滿50歲的南區居民可免費驗眼。

南區推驗眼計劃  50歲或以上居民免費驗眼

2019年5月19日

5000萬推南區眼科檢查計劃 50歲以上居民免費眼科檢查【附登記連結】

南區區議會社區重點項目「眼科檢查計劃」今(19日)於華貴邨華貴社區中心舉行開展禮,明起聯同港大為50歲或以上南區居民提供一次性免費眼科檢查服務,務求及早辨識潛在眼疾和培養定期驗眼的習慣。

5000萬推南區眼科檢查計劃 50歲以上居民免費眼科檢查【附登記連結】

2019年5月19日

南區老友記注意!明起免費驗眼 料2.5萬人受惠

各類眼疾風險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南區區議會透過政府「社區重點項目計劃」的1億港元撥款,與港大合作開展為期5年的眼科檢查計劃,為當區所有50歲或以上居民提供一次性的免費驗眼服務,除了驗近視、遠視、散光及老花,亦會有白內障、青光眼及黃斑檢查,預料有2.5萬名南區居民受惠,計劃明日(20日)起接受登記。

南區老友記注意!明起免費驗眼 料2.5萬人受惠

2019年4月4日

Outstanding local inventions and applications honoured with HK ICT Awards

The Chief Executive, Mrs Carrie Lam, presented the Award of the Year for the Hong Kong ICT Awards 2019 to Redspots Creative (Hong Kong) Co Ltd at the presentation ceremony tonight (April 4). The company, which is also the Grand Award Winner of the Digital Entertainment Grand Award, outclassed seven other Grand Award category winners with its winning entry Virtual Idol System and achieved the highest accolade.

Outstanding local inventions and applications honoured with HK ICT Awards

2019年4月4日

SEN學生自學寫程式 創作App獲智慧市民大獎

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只要努力亦可在資訊科技界闖出一片天。17歲的SEN學生卓軒現就讀中五,因天生有自閉症,不擅與人溝通。他加入社企iCare的「與別不同遊戲工作室」項目,與其他SEN同學合作,並自學編程技術,共同創作出成語及音樂遊戲學習應用程式,更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中的智慧市民大獎。他笑言日常不太懂表達自己,「但寫programme(程式)就可以表達到我自己嘅諗法。」

SEN學生自學寫程式 創作App獲智慧市民大獎

2019年4月4日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表揚本地優秀發明和應用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晚(四月四日)頒發2019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全年大獎予紅點子創作(香港)有限公司。該公司憑藉其作品虛擬主播系統超越其餘七個類別大獎的得主,繼獲得數碼娛樂大獎後,再奪得是次比賽的最高殊榮。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表揚本地優秀發明和應用

2019年4月4日

數碼娛樂作品首奪 HK ICT Awards 全年大獎

【e-zone 專訊】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OGCIO)策動、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Hong Kong ICT Awards 2019)8 大獎項類別今日揭曉,隨即在晚上公布「全年大獎」,結果由數碼娛樂獎金獎得主紅點子創作(Redspots Creative)的「虛擬主播系統」奪得,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舉辦 13 屆以來,首次由數碼娛樂類產品奪得 ICT Awards,亦是香港數碼娛樂協會 (HKDEA)首個「全年大獎」。

數碼娛樂作品首奪 HK ICT Awards 全年大獎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