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公立醫院引入幹細胞移植手術 料助修復眼角膜

<刊載於《無綫新聞》,2018年9月10日>

眼睛看影像要靠眼角膜折射光線,眼角膜如果有超過一半面積受損,即使接受移植都有機會排斥。公立醫院去年引入幹細胞移植,以病人健康眼睛的幹細胞,修復受傷眼睛。

眼球表面的眼角膜是一層透明薄膜,讓光線進入眼睛觀看影像,以及防止異物進入眼球。

常見眼部創傷包括被化學物,例如洗滌劑、工業溶劑等濺入眼睛,令眼角膜受損。病人會視力模糊,傷口亦會發炎。


傳統方法是利用嬰兒胎盤的羊膜,蓋上受傷的眼角膜,病人再戴上眼托,原理好像膠布,協助傷口癒合。但嚴重個案,例如眼角膜超過一半面積受傷,由於傷及可協助修復傷口的幹細胞,傳統方法未必有用。


港大眼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施愷迪說:「鋪羊胎膜是盡量減輕和減少發炎,但本身的破壞如果嚴重性是非常高,母細胞(幹細胞)是可即時全都毀滅。沒有母細胞(幹細胞),本身角膜表面皮是不能繁殖,傷口是不會癒合。」


公立醫院去年年底引入印度發明的「眼角膜幹細胞移植手術」,方法是在病人另一隻健康的眼睛,抽取少部分位於眼角膜邊緣的幹細胞,移植在受傷眼睛。


施愷迪表示:「超過六成病人六個月或一年後,已有視力提升,角膜的疤痕也會愈來愈小。不用別人的角膜移植在自己眼睛,便沒有排斥機會。」


本港目前有約十名病人接受相關手術,暫時未有個案出現併發症。


這個手術有沒有甚麼限制?


最大限制是必須要其中一隻眼睛健康,以抽取幹細胞。醫生說,不少病人都是雙眼同時被化學物濺傷,做不到這項手術,可能要植入人造角膜,但就容易出現感染和融化等併發症,要經常看醫生跟進。


醫生提到做完手術的病人,六成多人的視力有所改善,其他病人又怎樣?


其餘三成多的病人進行這項手術一年後,視力仍未完全恢復,都需要再接受眼角膜移植。醫生指,由於他們受傷的眼睛已有新的幹細胞,可以減低移植排斥的風險。

ABOUT US

關於我們

We striv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professional and public education as well as clinical and community services for empowering positive change of the society.

我們致力於卓越科研、專業和公眾教育,以及臨床及社區服務,以為社會帶來正向的改變。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Tel:  +852 3962 1405
Fax: +852 2817 4357

 

Room 301, Level 3,

Block B, Cyberport 4

100 Cyberport Road,

Hong Kong

 

Email: eyeinst@hku.hk

SUBSCRIBE US

訂閱我們

Thanks for submitting. 感謝您提交表單。

  • Facebook
  • Youtube

Copyright ©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屬香港大學眼科學系所有。

bottom of page